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高淳特校banner1200×200.jpg

重要通知

您当前的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群团 > 党建工作 > 正文

党员干部应知应会知识

诸德春 2023/5/25 10:48:49 点击114次


1.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同志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

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勇于进行理论探索和创新,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集中体现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概括了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6.“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7.“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8.“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9.“两个确立”: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10.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11.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12.全党要牢记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

13.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15.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6.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

18.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1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继续前进。

20.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21.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22.讲政治必须提高“三种能力”: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3.党的二十大的主题: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24.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五个牢牢把握”: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

25.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经过不懈努力,党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

26.“三个务必”: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27.“三件大事”:十八大以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28.归根到底是两个“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29.“两个结合”: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30.“六个必须坚持”: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

31.从现在起党的中心任务: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2.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33.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3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35.“两步走”战略安排: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总的战略安排是分两步走,即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6.“五个必由之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全面从严治党是党永葆生机活力、走好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由之路。

37.新时代好青年: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8.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9.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40.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

41.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2.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43.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44.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45.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46.“两个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

47.“四敢”精神: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48.“强富美高”:201412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江苏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殷切希望。

49.“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20201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要求,江苏要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

50.“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2023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肯定江苏五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取得的成就,希望江苏继续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实现良好开局,为全国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51.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52.党的建设五项基本要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从严管党治党。

53.党的六个建设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

54.党的六大纪律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

55.全面从严治党八项重点任务: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全面增强执政本领。

56.全党同志的根本政治担当: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57.20字好干部标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58.党的基层组织的任期规定:党的基层委员会每届任期三年至五年,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每届任期两年或三年。

59.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的一般规定:党员人数超过100名的,可成立党委;正式党员人数超过50名的,可成立党总支;正式党员人数超过3名、不足50名的,可成立党支部。

60.党费收缴标准:每月工资收入(税后)3000元以下(3000)者,交纳月工资收入的0.5%;3000元以上至5000(5000)者,交纳1%;5000元以上至10000(10000)者,交纳1.5%;10000元以上者,交纳2%。党员应该主动按月缴纳党费。

61.党组织的三个作用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62.两新组织党组织两个覆盖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两个覆盖。

63.三会一课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委员会会议和党小组会,按期上党课

64.双重组织生活会制度党员领导干部既要参加定期的党员领导干部班子民主生活会,又要参加所在党支部、党小组的组织生活会制度。

65.党内政治生活四性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66.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批评和自我批评

67.四讲四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68.四个合格政治合格、执行纪律合格、品德合格、发挥作用合格。

69.全面增强执政本领的八项本领增强学习本领,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本领,增强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执政本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本领,增强驾驭风险本领。

70.增强党的四自能力: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71.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72.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73.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社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74.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职责: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引导和监督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团结凝聚职工群众,维护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75.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职责:社会组织中党的基层组织,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领导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教育管理党员,引领服务群众,推动事业发展。

76.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职责: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

77.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职责: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中党的基层组织,协助行政负责人完成任务,改进工作,对包括行政负责人在内的每个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不领导本单位的业务工作。

73.三重一大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做出决定的制度

78.四风问题: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79.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约谈函询,让红红脸、出出汗成为常态;党纪轻处分、组织调整成为违纪处理的大多数;党纪重处分、重大职责调整的成为少数;严重违纪涉嫌违法立案审查的成为极少数。

80.两个为主查办腐败案件以上级纪委领导为主,线索处置和案件查办在向同级党委报告的同时必须向上级纪委报告。各级纪委书记、副书记的提名和考察以上级纪委会同组织部门为主。

81.两个责任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

82.双报告:每年131日前,各级党委及其主要负责人以书面形式,分别向上一级党委和纪委报告上年度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情况,这里的是指的党委和党委主要负责人。

83.五项清单主体责任清单、监督责任清单、领导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

84.党风廉政建设一岗双责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党员干部在做经济建设、履行本职岗位应有的管理职责的同时还要对所在机关和分管工作领域的党风廉政建设负责。

85.一案双查就是严格执行问责机制,既要追究当事人责任,又要倒查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包括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

86.三个区分开来要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打印本页 关闭本页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高淳区特殊教育学校